2024年10月18日,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、辽宁省教育厅指导,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“理解当代中国”课程思政教学研讨会暨东北三省一区“三进”教学系列教师培训会在大连外国语大学成功举办。我院翻译系沈艳蕾教授应邀参加此次培训会,与来自东北三省一区的外语教育专家及高校教师齐聚一堂,共同探讨新时代课程思政教育的发展方向。

在开幕式上,大连外国语大学校长刘宏致欢迎辞,多位课程思政领域的知名学者——包括“理解当代中国”英语系列教材总主编孙有中教授、日语系列教材总主编修刚教授、韩国语系列教材总主编王丹教授、俄语系列教材总主编刘宏教授——分别作主旨报告,深刻阐释了课程思政在外语教育中的重要价值及实施路径。论坛期间,专家学者分享了他们在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中的成功经验,为参会教师提供了重要理论启示和实践指导。会议还设有教学工作坊,与会教师围绕课程设计、教学方法创新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,聚焦提升“三进”教学水平的创新实践。

本次研讨会紧扣党的二十大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,以“理解当代中国”为主题,致力于推动东北三省一区高校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成果的共享,进一步深化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用,推动区域内高校外语教育的协同发展,为新时代外语教育注入新的动力。
我院翻译系将以此次学习交流为契机,结合会议成果,进一步深化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。未来,我们将围绕以下几个方向重点发力:第一,强化课程思政顶层设计。依托翻译学科特色,全面梳理课程体系,构建具有鲜明翻译学科优势的课程思政框架,将“讲好中国故事”“传播中国声音”作为核心任务,贯穿教学全过程。第二,打造高水平教学资源,持续开发和优化兼具思想性与专业性的课程资源,特别是在翻译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元素与时代精神,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家国情怀。与此同时,通过数字化手段推动教学资源共享,助力区域教育协同发展。第三,加强教师队伍建设。以“培养课程思政领航教师”为目标,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思政教育培训、教学研讨及教学能力提升活动,鼓励教师将学术研究与课程思政实践相结合,促进专业教学与思想引领的深度融合。第四,推动国际传播人才培养。以国际传播能力培养为抓手,在翻译课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与国际表达能力,赋能学生成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与讲述中国故事的优秀实践者。
翻译系将始终坚持“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”的初心使命,牢牢把握课程思政建设的正确方向,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,服务社会发展大局,力争在课程思政领域打造出标杆性成果,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高质量发展之路。